
百年钢轨乱堆放锈迹斑斑侵铭文 中国铁道博物馆:将入库保存
近日,北青报记者探访发现,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场院内,集中堆放着50多根老旧钢轨,很多历史已经超过百年,但由于码放不科学,造成部分老钢轨严重锈蚀。有参观者认为,老钢轨是铁路文物的重要构成,粗糙的管理导致文物寿命减损,此类情况不应发生在一座国字号的专业博物馆。
50多根老钢轨堆放在中国铁道博物馆的露天场院
老钢轨露天堆放
铭文朝上犯保管大忌
中国铁道博物馆(简称铁博)东郊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附近,占地面积230余亩。近日,有细心的参观者反映,50多根老钢轨堆放在铁博的露天场院上,没有任何遮盖保护,导致老钢轨锈蚀严重。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老钢轨长度在10米左右,不是整齐平铺在地面上,而是横躺着、倒立着堆放在一起,金属之间相互碰撞、挤压、摩擦。摞在上层的钢轨锈蚀最为明显,原本光滑平整的外表,因为铁锈而变得斑驳粗糙,个别处还存在新鲜的锈点。
铁路爱好者韩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老钢轨多出自广安门火车站、丰台火车站,被铁博征集后已露天堆放将近十年。但由于远离主展区,不太引人注意。他认为,即便是露天展陈,完全可以将老钢轨重新铺装,而不是像废铁一样堆积。
韩先生特别指出,很多老钢轨两侧有凸起的铭文,这是钢轨上最重要的历史信息,但由于堆放不整齐,导致很多铭文仰面朝天,直面日晒雨淋。而长年的酸雨侵蚀、阳光炙烤,形成一层坚硬的铁锈,对铭文的破坏极为严重。这样的堆放方式,触犯了保管老钢轨的大忌。
北青报记者在一根歪躺着的钢轨上看到铭文“B.V.G. BOCHUM. 1902.7”。据了解,此钢轨由德国的波鸿矿业钢铁公司生产于1902年7月,距今116年。由于这根钢轨在最上层,并且一侧铭文朝上,外表已是锈迹斑斑。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如正常码放腐锈很难侵蚀到铭文。由于错误的码放角度,导致很多铭文被锈蚀覆盖。
一根由德国在1902年生产的老钢轨铭文已经锈蚀严重
- 相关 / 文物
- 下篇 / 广西桂林千年象山酒窖开窖迎新春 中外游客“大象”肚里打年酒
- 上篇 / 南京站自助售票班组:她们是“隐形”售票员 一人要负责40台售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