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银行-思想为您服务

媒体:守住景区最大承载量的“安全红线”

2017-10-03 09:10:32 | 湖北在线 | www.hbol.com.cn

今日社评

昨天是国庆、中秋双节叠加“超级假日”第一天,多地迎来出行高峰。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当天共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同比增长10.5%。一些景区按照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有关规定,对游客人数实行总量控制管理,如故宫长假期间每日限流8万人次,黄山晴好天气日每日限流5万人次,恶劣天气3.5万人次,鼓浪屿日最大人流接待量(含市民)不超过5万人,等等。

9月28日,国家旅游局下发通知,其中要求各地指导督促旅游景区采取有效措施,按照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做好游客接待容量的管理,严禁超出最大承载量接待游客;要利用各种渠道提前向社会发布景区承载量提示,在景区游客接待量接近最大承载量时,要及时采取游客疏导措施,并做好相关解释工作。长假首日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平稳,各地旅游景区秩序井然,与旅游管理部门提前部署得当,各地景区按规定严格实行游客总量控制不无关系。

景区最大承载量是在景区日开放时间内,在既提升游客旅游观光体验,又保障游客人身安全和景区旅游资源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景区能够容纳的游客数量上限。景区超过最大承载量接待旅游者,将严重影响景区服务质量,增加景区环境负荷,给游客安全带来隐患。2015年上海跨年踩踏事故发生后不久,国家旅游局下发《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当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由此可知实行景区最大承载量政策的动因与目的所在。最大承载量既是一道“质量红线”,也是一道“安全红线”,在国庆、春节等“黄金周”期间,景区执行有关最大承载量标准和规定的情况如何,更是衡量景区管理水平和职能部门监管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国不少旅游景区具有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应,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而在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期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扎堆式”“一窝蜂式”旅游现象尤为突出。如果不对旅游景区游客数量进行适当控制,“扎堆式”“一窝蜂式”旅游现象势必愈演愈烈,不但游客的正常旅游体验难有保证,而且游客的人身安全、景区的旅游秩序甚至景区周边的社会秩序都可能面临重大隐患与风险。所以,景区执行最大承载量的有关规定,对游客人数实行总量控制,表面看是着眼于“限制”的管理措施,实际上体现了重在疏导的综合治理要求,有利于把过于集中的旅游消费进行科学分流,实现旅游资源和旅游消费的优化配置。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潘洪其 编辑:湖北在线
发表评论
资讯
湖北在线 WWW.HBOL.COM.CN
Copyright© 2016-2024 hbol.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