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银合作应对电信网络诈骗 被骗走的钱能追回来吗?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难以及时返还的突出问题,银监会、公安部近日联合出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社会高度关注,各方寄予厚望。
事实上,不论电信网络诈骗如何花样翻新,诈骗分子要想得手,“资金流”是关键一环。“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公安部门和银行加强合作,已在预警、快速冻结、及时返还等三个环节建立了联动工作机制,力争最大限度降低受害人损失。
预 警
大数据整合
提高诈骗拦截率
警
截至8月底,3月起试运行、7月正式揭牌的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已通过电话、短信、闪信等方式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3.5万余人次,假冒公检法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和案值同比下降47.7%、35.1%。
能做到事前精准预防、事中及时劝阻,该平台的一大法宝就是大数据。据了解,平台通过对接公安、社会有效资源数据库,实现了PB级数据的综合共享,并实行全方位、一体化运作,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关信息流高度整合叠加,为运行提供海量数据支撑。
依托大数据,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防线正在进一步前移。据了解,虽然银行都普遍加大了对一线员工的相关培训,但甄别电信网络诈骗汇款的难度仍然不小,尤其是各家银行加大柜面渠道的阻截力度后,自助渠道变成电信网络诈骗转账的重灾区。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华社 编辑:湖北在线
- 相关 / 电信诈骗
- 下篇 / 成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城市经济实力
- 上篇 / 男子假装推荐“六合彩”中奖号码十天骗得近八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