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吧 这6种行为助长子女不孝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讲孝道。老一辈人评价子女的标准也多看其是否孝顺。但目前中国由于儿女不孝,导致老人受苦、被抛弃的悲剧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能只归结于儿女的问题,老人不恰当的行为也可能导致子女不孝。为了与子女关系更融洽,希望老人们纠正自己的下列行为。
资料图片 图据新华社
①不能正确认识儿子、儿媳和自己的感情关系
在传统家庭中起主轴作用、最亲密的是亲子关系,现代家庭中起主轴作用、最亲密的则是夫妻关系,有些老人对这种社会变迁现象心理上准备不足,常常不能容忍儿子与儿媳关系密切,他们就说儿子不孝,致使父母与子辈之间充满“火药味”。久而久之,使儿子身处两难境地,易使儿媳言行不孝。
②对子女要求过度或对子女无所求
父母对子女的心理要求要适度。有些老人整日把曾经养育子女的艰辛挂在嘴边,要求回报,子女稍有怠慢,便被骂忘恩负义。这种老人心理上很难获得满足。还有一些老人,则自孩子懂事起就常常唠叨:“等我老了,有退休金,不用你养。”这种做法导致孩子从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失去对孝道的正确认识和对父母的责任感,导致不孝。因此,老年朋友要从实际出发,给子女适当的自由度以及宽松的家庭环境。
③晚年时不重视亲情,或过度简化传统礼仪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因为工作需要,对子女缺少关爱,晚年又不重视亲情修复,致使两代关系失和。这样的老人晚年时应多注意和子女亲近,如常办家宴,多全家出游。此外,逢年过节时,传统礼仪中应包含向老人表达敬意的内容,比如年轻人要为老人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孙子辈向他们敬酒等等,这不仅是中国礼仪文化的体现,兼有强大的孝道教育意义。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生命时报 编辑:湖北在线
- 相关 / 孝道
- 下篇 / 半年报收官高送转+低估值 这些双料股有看头
- 上篇 / 四川鼓励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